向向成績優異,熱愛集體,樂于助人,多次被評為學?!叭脤W生”“優秀少先隊員”“文明學生”“優秀隊干”。他愛好閱讀、小提琴、長笛、羽毛球等,撰寫的稿件曾在《蜜蜂報》等媒體刊登。
認識向向的人都知道,小小年紀的他對蟲子情有獨鐘。當許多同齡的孩子還在驚訝蜻蜓點水、螞蟻運糧等自然現象時,他已經能詳細解釋其中奧秘。昆蟲之父法布爾是他的偶像,家里的昆蟲標本多到沒地方放……同學們都稱他為“昆蟲小百科”。
與蟲子結緣 走進昆蟲奇妙的世界
在媽媽的記憶中,向向對花鳥蟲魚的這份“癡情”從幼兒園時就開始了,從那時起,他就可以隨口叫出很多蟲子的名字,并能說出它們的習性。
八歲那年,向向在綠水河待了一天一夜,觀察到數十種昆蟲,叔叔給向向介紹每一種昆蟲的習性,它們的家族有怎樣的故事,怎樣繁衍后代,怎樣在漫長的歲月中存活……這一次綠水河的觀蟲之旅,打開向向探索昆蟲世界的大門。他也第一次認識菱背螳螂,“大眼睛、小腦袋,還有長長的腿,很吸引人,這個酷酷的長著大長腿的家伙,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讓我想去了解它?!?/p>
用心觀察思考 與蟲相伴的彩色童年
“昆蟲是自然界的精靈,它們是地球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展現了生命的自然之美。我看到它們,會想知道它們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會長成這樣,長長的手臂有什么作用,扁扁的身體會給它帶來什么好處?”
帶著這些疑問,向向長期訂閱《博物》《課堂內外》《我們愛科學》等青少年期刊,閱讀過2000多本圖書,包括300多冊關于昆蟲的各類專業、科普書籍,看過《地球脈動》《生命》《了不起的昆蟲》等上百部自然類紀錄片,向向對昆蟲世界、自然科學領域的知識不斷增長,“我每次學習到一些新知識,就覺得是他們在和我分享自己的世界?!?/p>
在老師的引導和勉勵下,向向對很多問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語文課本中的《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里有一幅兩只蟋蟀抱在一起的插畫,課文說兩只蟋蟀是好朋友。而向向和老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這兩只蟋蟀都只有2根尾須,是雄性蟋蟀,它們不會成為好朋友,只會打架”。課本會出錯嗎?老師帶著疑問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結果證實向向的判斷非常正確。
當一名昆蟲學家 保護人類的好朋友
在所有的昆蟲中,向向最喜歡甲蟲。為了了解不同地方的昆蟲種類和生活習性,他觀蟲的足跡走過了貴州萬峰林、貴州云舍大峽谷、金平分水嶺自然保護區等地,4年多來野外燈誘觀蟲30多次。在屏邊大圍山,他還幸運地觀察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彩臂金龜。
向向多次和同學、老師分享過蜜蜂、螞蟻等小蟲子的故事和自己在野外觀蟲的經歷。還會向大家普及冕花螳、佤族箭螳、華柄胸獵蝽、大尾大蠶蛾這些云南特有的蟲子。
在和昆蟲相伴成長的過程中,向向樹立起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觀念,“毛毛蟲破蛹化蝶、蒲公英路邊可生,自然界為我打開了探索之門,未來我想努力成為一名昆蟲學家。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讓每一只小蟲子都有快樂的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