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陽縣新街鎮在開展大操大辦等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中,為進一步引導轄區群眾破除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陳風陋俗,切實減輕群眾負擔,以革除陋習促脫貧成果鞏固,探索實踐“四步”工作法,以強有力的工作定力將移風易俗進行到底。2023年全面推行移風易俗工作以來,對28家預辦喪事戶進行移風易俗,制止上祭隊伍上祭90支、殺牛85頭、殺豬19頭,沒收禮花14箱,經濟價值共103.45萬元,有效推動革除陋習促脫貧成效鞏固。
成立了以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為雙組長、各村掛鉤領導為副組長、各村(社區)黨總支書記為成員的新街鎮規范農村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促進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切實扛實抓基層治理主體責任,對本轄區移風易俗工作任務做到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加強協作聯動,做到鎮村組三級強強聯合,形成強有力的整治態勢,全面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落地見效。
一以萬名黨員進黨校、“我們的節日”、支部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活動為契機,以“三話六學”實踐活動為抓手,深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采取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寓教于樂的形式,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好故事,引導群眾向先進典型學習。二是結合實際,堅持問題導向,采取“線上+線下”的宣傳方式提高鎮域人員對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性,涵育移風易俗改革政策?!熬€上”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號、“鎮+村+組”三級微信聯絡群等新興自媒體,全方位、多角度開展移風易俗工作的宣傳。其中,新街鎮以微信公眾號“新街鎮梯田之窗”為基礎,通過獨創“白鷴空中課堂”欄目,做成可視化的移風易俗理論進行宣傳?!熬€下”充分利用農閑季節、節假日和集市等,通過擺攤發放各類移風易俗紀念品、應急廣播、村村響、村民大會等傳統宣傳方式,對移風易俗政策進行詳細講解,讓群眾了解移風易俗改革的重大意義。
截至目前,全鎮23個村(社區)133個自然村226個村民小組已召開移風易俗宣講會近230余場次,參會人員13000余人,共發動移風易俗宣講志愿者300余人,給了轄區內的廣大干部群眾正確的輿論引導,讓大家都認識到移風易俗改革的好處,提倡村民厚養薄葬,樹立正確的婚育喪葬和人情觀念,使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文明節儉辦理婚喪事成為人們自覺行動的重要性。
“老人在世的時候,喜歡吃什么就給他買,喜歡喝什么就給他喝,要是能坐車去旅游,用那些(辦喪事)錢給他去旅游好過老人不在以后殺牛殺豬強呀”,愛春村委會的阿者科村民高美華說道。
因地制宜,制定一套整治標準。
鎮村兩級干部通過廣泛調研,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結合鎮情實際,制定《新街鎮規范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促進移風易俗活動實施方案(試行)》,在規范喪事操辦標準方面采取“兩控四改四禁止”的措施(“兩控制”為控制吊喪天數、控制殺牲畜數量;“四改進”為改進親屬上祭還祭方式、改進上祭用餐方式、改進看望方式、改進清明節隨禮方式;“四禁止”為一律禁止以上祭的名義請客,一律禁止燃放禮花、禮炮,一律禁止發煙、發糖的浪費習俗,一律禁止邀請文藝隊搭臺進行歌舞表演),破除陳規陋習,深化喪事簡辦,切實減輕群眾負擔,讓孝心體現在逝者生前,形成文明節儉、至孝至善的社會風氣;在規范婚慶喜宴事宜方面,采取“一倡導、兩明確、三控制”的措施(“一倡導”為倡導新風尚,文明合理操辦喜事;“兩明確”為明確操辦范圍、明確隨禮上限;“三控制”為控制舉辦規模、控制天數、控制舉辦標準),引導群眾轉變觀念,破除陳規陋習。
“黨委政府的政策越來越好了,控制得很好,按照以前的風俗,不知道一個喪事辦下來要花費幾萬塊錢,喪事辦得越簡單越好,我們也可以多節約點錢。以前我們不想這樣辦,但是又沒有哪家愿意帶這個頭,現在黨委政府進行引導管控,我們不大操大辦也不怕群眾笑話了”,水卜龍村委會水卜龍村的村民李衛祥激動的說道。
強化管控,建立一項長效機制。
一是以“支部引領+黨員帶動+黨群共建”的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強化責任擔當、強化問題導向,統籌調動各方力量,深入組織發動和宣傳教育群眾,扎實做好落實工作,履行好“前哨”職責,守好第一關,自覺帶頭抵制陳規陋習,常抓不懈推動農村風氣持續好轉。二是將移風易俗工作始終作為新街鎮全面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的重要工作,列入到“好支書大比武”“鄉村振興大擂臺”“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等工作的重要考評依據,年底進行全方位考評,從而不斷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工作。三是對移風易俗改革工作情況進行階段性的自查自評,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總結經驗成效,查缺補漏。把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度化、規范化,形成常態化管理治理機制,將治理成效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方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