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ta490"></listing>
<video id="ta490"></video>
<listing id="ta490"></listing><listing id="ta490"><video id="ta490"></video></listing>
<xmp id="ta490"></xmp>
紅河州文明網
聯系我們
投稿須知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www.bqg860.cn
中共紅河州委宣傳部 紅河州文明辦主辦
您的位置: 首頁 > 文明培育 > 移風易俗
紅河縣迤薩鎮:移風易俗“小舉措”,助推鄉風“大文明”
時間:2023-02-24   來源:紅河縣文明辦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培育時代新風新貌。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內在“靈魂”,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更是鄉村振興的“晴雨表”。推進鄉村振興不僅要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更要讓農民“精氣神”挺起來。去年以來,迤薩鎮以推進“三話六學”實踐活動為抓手,落實三項“小”舉措,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培育鄉風“大”文明,引導廣大群眾更新觀念、提高認識,爭做移風易俗的倡導者、踐行者,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圖片1.png

“小陣地”釋放“大能量”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是服務群眾、凝聚民心的重要陣地。迤薩鎮用好用活現有公共資源,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實現黨的建設、文明實踐、社會治理等融合發展、同頻共振。如今,全鎮11個新時代文明實所(站)已成為學習傳播黨的理論和政策的大眾平臺、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開展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廣闊舞臺。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平臺,緊扣“三話六學”實踐活動,精心策劃開展理論宣講、政策解讀、文化學習等實踐活動20多場次,服務群眾2000余人次,讓文明新風浸潤鄉土、深入人心。

圖片2.png

“小村規”撬動“大治理”

迤薩鎮以“三話六學”實踐活動為契機,不斷深化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村民自治,把村規民約作為提升鄉風文明軟實力的重要抓手,倡導文明鄉風、淳樸民風、良好家風。各村在修訂村規民約過程中,對紅白喜事、贍養撫養等習俗風尚進行約定,同時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進一步建立完善紅白理事會工作機制,將移風易俗具體要求納入村規民約和紅白事服務標準,明確紅白事辦理要求和流程,有效保障了移風易俗的落地落實。通過一系列務實的舉措,全鎮大操大辦、講排場、比闊氣的奢靡風氣得到有效遏制,以“小切口、硬舉措”逐步破除鋪張浪費、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鄉風民風煥然一新。

圖片3.png

“小典型”傳遞“大能量”

先進典型人人可學,道德建設人人可為。迤薩鎮緊緊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先進典型選樹工作,拓寬渠道多方挖掘,健全機制規范評選,豐富載體廣泛宣傳,用身邊人講好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營造學習先進典型、崇尚先進典型、爭當先進典型的良好氛圍,激發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在迤薩鎮勐龍街村,就有“愛德者”塔三信、“誠德者”白福、“孝德者”白海仙、“仁德者”楊寶紅四名道德模范,他們帶動全體村民向善向上、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營造和諧共處氛圍,為鄉風文明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站在新起點上,迤薩鎮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續以“三話六學”實踐活動為載體,全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讓文明鄉風勁吹希望田野。


編輯: 楊幼媛  
国产极品尤物粉嫩泬流白浆
<listing id="ta490"></listing>
<video id="ta490"></video>
<listing id="ta490"></listing><listing id="ta490"><video id="ta490"></video></listing>
<xmp id="ta490"></x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