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中,瀘西縣永寧鄉針對少數民族聚居的鄉情,依托本鄉本土少數民族干部、教師到少數民族聚居區進行雙語普法,采用“服務+普法”、“調解+普法”、“管理+普法”工作模式,以法治促進民族團結,切實增強少數民族干部群眾法治觀念。
“服務+普法”。永寧鄉有漢、彝、苗、壯四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鄉人口的19 %。針對少數民族群眾較多,漢語溝通不便等問題,永寧鄉黨委擇優選派“法律明白人”中的少數民族干部和教師30余人深入苗族聚居的阿峨、壯族聚居的法衣等片區,用少數民族語言送法進村寨、送法入家庭,將“口袋書”里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典型案例轉換成少數民族群眾聽得懂、好理解、喜歡聽的少數民族語言,在校園開展學法知識競賽,評選“學法小能手”12人,在各村寨選樹6個最美尊法家庭典型,同時用少數民族語言錄制普法宣傳音頻在普法廣播中進行播放,累計播放1600余次,極大增強了普法的實效性和廣泛性。
“調解+普法”。普法的目的是為了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開始之際,永寧鄉積極響應,舉辦了永寧鄉2023年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暨人民調解員培訓會,組織12名少數民族人民調解員梳理出阿峨、法衣等少數民族聚居區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婚戀家庭、鄰里關系、山林土地等矛盾糾紛共7件,摸排明確重點對象12人,分類施策、精準施策,組織12人開展8場次專項調解,將普法宣傳教育貫穿于矛盾糾紛調解的全過程,調解成功率達100%。人民調解員重點突出《民法典》《刑法》等內容對矛盾糾紛雙方開展專門普法,勸導其尊法、學法、守法、護法、用法,運用法律依法依規化解矛盾糾紛,不斷提高各民族群眾的法治意識,切實減少全鄉的矛盾糾紛,大力促進民族團結。
“管理+普法”。開展“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以來,永寧鄉綜治中心、生態環境服務中心、永寧派出所、永寧司法所、自然資源所等部門將普法融入各項管理工作當中,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動。尤其是在涉及少數民族群眾的特殊群體服務管理、接處警、案件辦理、治安巡查、道路交通巡查、消防安全檢查、社區矯正對象管控、森林防火、防止非法私挖盜采礦產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等方面工作之中進行切實有效的普法宣傳,并通過以案說法、以案示警,各類違法犯罪案件同比降低,有效提升了法治管理水平和民族團結創建工作質效。